盐亭:推进“234”优胜法,破解农村健康饮水瓶颈
今年以来,盐亭县扎实推进农村健康饮水专项行动,结合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,围绕“强化两项决策”“推行三制并举”“落实四管齐下”,积极践行盐亭县城乡一体化健康饮水“234”优胜法,破解农村健康饮水瓶颈。
优化两项决策,探寻优质水源补齐现有短板。一是优化“武引工程”与所有自来水站无缝衔接。盐亭县水利局、武引局等实地踏勘、科学规划,采取明沟、暗渠、埋管等方式将“武引工程”末端延伸至集中供水水源地,破解农村饮用水源不足瓶颈。二是优化选址措施探寻新水源解决散户更大需求。面对偏远的低山地区和分散地农户,组织科研人员实地调研,开发新水源,做好健康用水长期储备。
坚持三制并举,助力城乡一体化供水持续发展。一是建立高效供水服务机制。以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为契机,完善水价机制,提升服务水平,全面推进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改革,建立健全农村供水管理服务机构、农村供水专业化服务体系、工程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和水质检测监测体系等制度,明确盐亭梓莲达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、管理、经营和维修。全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达到98%以上,已形成“政府引导、公司经营、群众参与”的农村供水良性管理模式。二是科学制定农村健康饮水管护制度。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,深入剖析供水体系面临的困难,完善用水管理制度、设施设备管护维修细则,利用数字化平台监测自来水站、供水管网、水质状况,充分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参与管护和监督,以零盲点确保农村健康饮水稳步推进。三是用多元投、融资机制破解资金难题。盐亭县梓莲达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金融机构发行债券、银行贷款、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途径,筹措建设资金6.75亿元,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、管理和维护解决资金难题,也为城乡一体化健康饮水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。
落实四管齐下,夯实农村健康用水全过程。一是三大水厂奠定农村健康饮水主体。金峰水厂可日供自来水2.2万吨,覆盖富驿镇等10余个乡镇的农村地区,惠及群众21万余人。西部水厂紧邻盐亭母亲河——梓江,优质、丰富的水量能确保以高渠镇为中心的西部片区农村饮水安全。北部水厂以容量3350万立方米的莲花湖为主要水源地,足够保证岐伯镇、莲花湖乡等人民群众的健康饮用水需求。金峰水厂、西部片区水厂、北部片区水厂已正式供水,极大地巩固提升了全县15个乡镇32.4万人饮水安全质量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、规模化供水率、工程规范化管理达标率分别达到90%、80%、100%以上,城乡联网、乡镇联通、末端联户一体化供水格局已初步形成,实现了城乡居民供水“同源、同网、同价、同质”良好氛围。二是分批次铺设农村供水管网。完成大兴乡青峰村、文通镇星致村、岐伯镇云龙村等第一批次12个村1500余户支管网入户安装;富驿镇前锋村、云溪镇石牌村、大兴乡金宝村等14个村1700余户第二批次支管网正在施工;富驿镇雄关村、云溪镇复兴村、黄甸镇三学村等26个村支管网安装设计方案已进入编制阶段;第四批次支管网安装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申报。三是整合运营乡村自来水站。委托梓莲达水务有限责任公司,统筹原部门代管、乡镇管理的21个自来水站的管理、运营和维护,对全县14个私营自来水站采取收购、合作、自营等方式,提升乡村供水管理水平,确保水质达标升级,供水时长覆盖全年。四是打大口井、机井解决“散户”用水需求。对地处偏远、集中居住人口较少的自然村,和黑坪、柏梓等片区散居在高山深沟且安装自来水有较大困难的农户,通过政府补助+众筹模式,采取打大口井、机井方式化解供水难题。2023年新凿大口井71口、机井84眼,巩固提升饮水安全质量,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,惠及5500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