涪城区:分用结合发展集体经济提升治理水平

2023-03-02 14:44文章来源: 乡村振兴局
字体: 打印

近年来,涪城区坚持党建引领,不断在组织链和利益链上提升群众组织化程度,探索形成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政策为杠杆,撬动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,推动村社区转型发展的新机制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提升。

做大集体经济“蛋糕” 专注发展提质

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社区存在的集体经济组织市场认可度低、闲置低效存量资产多、产业带动不明显等问题,该区因地制宜、理念创新,探索实行三类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努力做大集体经济“蛋糕”。

探索“总社+”模式,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“硬实力”。新皂镇采取“政府+总社+供销社+村+企业”等多主体联合运行模式,合作建设皂角铺停车场、八庙子鲤鱼石五色米等项目,年产值达1500万元。

探索农科文旅商“五态融合”模式,为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壮大按下“升级键”。吴家镇三清观村作为“湖光山色”稻渔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的承载地,紧跟园区生产、生活空间规划,形成规模化优质稻米、小龙虾等产业共计2500亩,成立锄犁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加强劳务输出,实现集体经济年收益达70万元。

探索“土地增值”模式,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“造血因子”。丰谷镇和平村依托村供销合作公司,流转闲置土地300余亩,建成酿酒专用粮种植基地,对接丰谷酒业保底回收,去年实现集体经济年收益达45万元。据了解,2022年涪城区在辖区114个村社区全覆盖推行三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达到6707万元,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100万元的达到21个、占到近20%。

分好集体经济“蛋糕” 提升基层治理

走进城郊街道平政社区,街道整洁、绿树成荫,来往的居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社区的“高颜值”令人心旷神怡。谁能想到,几年前的平政社区居民还存在“身体已进城、思想还在城外”的现象,破坏绿植、违法建筑及乱堆、乱停、乱排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常有出现。

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,平政社区党委一班人把目光瞄准了发展成果居民共享的问题上。

“不能强了集体,弱了个体!集体经济发展再好,群众没有归属感、没有获得感,发展就缺乏支撑、缺乏动力。”社区党委书记说起探索集体经济分配改革的初衷时说。

据了解,涪城区在基础较好的城市社区试点,每年拿出集体经济年收益60%用作股权分红。推行积分考核管理,按照基础、评议、奖励三部分开展积分考评,选派党性觉悟高、做事公道正派、群众口碑好的党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积分考评小组,督促、发现本楼栋居民日常加分扣分情形,通过公开打分、公开评议、公开结果等流程,以楼栋为单元,每季度评定各楼栋居民积分并公开公示认定。将考评积分与股权分红直接挂钩,注重约束与激励并重,一方面根据积分考评情况实行扣分制,按不同人数户型,以每100分400—800元标准扣减核发到楼栋(户)。另一方面,对积分靠前的居民在就业培训、参军入伍、惠民帮扶等方面优先给予倾斜,激励居民当好文明市民。

“不仅集体经济好了,我们的口袋也鼓起来了。”说起这几年涪城区发展集体经济的成果,社区居民黄大妈满怀喜悦地介绍说。

共享集体经济“蛋糕” 发展全民共促

集体经济收益不分不行,“杀鸡取卵”式分完也不行。涪城区集体经济收益计提让集体经济更可持续,以城郊街道平政社区为试点,计提“两金一费”用于服务社区发展,在稳定股权分红基础之上,明确村级集体经济资金计提标准,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机制。

每年从集体经济收益中计提20%作为社区发展公积金,整合门面、综合楼等集体资产,建成建材、花鸟等专业市场,大幅提升街区风貌和商业业态竞争力;每年从集体经济收益中计提10%作为社区管理费,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,提升社区专业化服务能力。目前已打造社会组织孵化站1个,引进2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便民服务;每年从集体经济收益中计提10%作为社区公益金,持续加大公益设施投入,推动社区环境加快“蜕变”,颜值提升。目前已投入200余万元,划分固定停车位1100余个,公共区域亮化工程实现全覆盖,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升级。

“自从我们实行集体经济收益计提后,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得更好了,群众的认可度更高了,干部抓发展的势头更猛了。”城郊街道平政社区党委书记谢长华介绍说。

好风凭借力,扬帆正当时。乘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浩荡东风,涪城区将不断探寻发展壮大、分好用好集体经济的“最优解”,走出一条独具“涪城”特色的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浏览次数: